第三十一集 成汉宫变


小说:华夏真相集  作者:背砍刀诗人
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! 华夏真相集 http://www.qiuxs.org/read/211333.html 全文阅读!求小说网,有求必应!
  祸福无门,惟有自召。
  庾亮厌恶戴洋所说“丧必东行”之语,又信其占候灵验,便欲往西,出镇石城。
  有人问戴洋:庾公若此西行,足以当其东丧否?
  戴洋摇头道:此乃故意人为,不能当之。
  咸康五年,瘐亮令毛宝渡江北屯邾城。
  戴洋言于庾亮道:毛豫州今年受死,五十日内当有怨贼报仇,攻围诸侯。
  庾亮闻此,愈加厌恶,且有恼羞成怒之状。
  至期,北贼果陷邾城,杀毛宝而去。庾亮大悲,遂问戴洋:天何以利胡而病我?
  戴洋答道:天符有吉凶,土地有盛衰。今年害气三合己亥,己为天下,亥为戎胡,石虎亦当受死。今不忧贼,但忧公之病耳。荆州受兵,江州受灾,公可去此二州,则疾病可痊。但恨已晚,犹可救也。
  瘐亮半信半疑,犹豫不决,竟不能至二州。后致心惑不能识人,来年正月一日而薨。
  其后庾翼代庾亮镇守武昌,戴洋复为占侯,卒年八十余岁。
  戴洋以其道法而文明于后世,后人皆以占候祖师谓之。
  复说后赵太子石弘即位,改元延熙,拜中山王石虎为丞相,晋封魏王、加大单于,赐九锡,划分魏郡等十三郡作其封国,总领朝廷大小政事。
  石虎既为丞相,自此大权在握,独霸朝纲。
  于是大赦封国,立妻郑氏为王后,石邃为太子,次子石宣使持节、车骑大将军、冀州刺史,封河间王;石韬为前锋将军、司隶校尉,封乐安王;石遵封齐王,石鉴封代王,石苞封乐平王,石斌为章武王。复任命镇军将军夔安兼领左仆射,尚书郭殷为右仆射。以先帝旧臣皆补散任,自己亲党尽处要职。将太子宫室改名为崇训宫,又挑选石勒原有宫女、车马及服玩中精美珍贵者,全部送入丞相府。
  其篡逆不臣之心,就此暴显无遗。
  石勒太后刘氏见此情景,私召彭城王石堪入内言道:今先帝晏驾未越冬腊,而丞相已陵籍社稷如此,皇运灭绝指日可待。其后之事,将若之何?
  石堪答道:今先帝旧臣都已被排斥在外,诸军不再听我指挥;宫省之内亦皆彼之心腹,朝廷之上无可为者。臣请出奔兖州,占据廪丘,挟持南阳王石恢为盟主,向各地守官及驻军将军宣布太后诏命,令各率义兵共讨逆贼,宗室之臣则将无不出兵,以拯救危难。
  刘太后:形势紧迫,卿可立即出发,恐迟则生变。
  石堪领诺,于是微服轻骑出京,率百余骑欲袭兖州,终不能克,乃南奔谯城。
  石虎闻之,因遣将军郭太、林因率兵五千南下,在城父追及擒获石堪,解还襄国。令将石堪炙烤而死,并执太后,一并杀之。刘太后颇有吕后之风,不想今日死于石虎之手。
  次日石虎奏请皇帝石弘,尊奉生母程氏为皇太后,石弘不敢不从。满朝文武莫敢谁何。
  当时宗室诸王,尚有石生镇守关中,石朗镇守洛阳金镛城。石生乃石勒从子,石朗为石勒心腹大将,皆为后赵屡立战功。
  二人时闻皇帝石勒已死,石虎为变,且杀太后及彭城王,于是各举兵二万,发檄全国,欲讨石虎。石生又遣使投降东晋,自称秦州刺史,遣人与石朗互通消息。
  略阳公蒲洪闻石勒死,国内动乱,则亦趁机脱离后赵,转投凉王张骏。
  石虎闻变,让太子石邃留守襄国,自领步骑七万人进攻金墉,旋即攻破。
  部将执获石朗,送交石虎,石虎命先将其砍掉双脚,然后斩首。随后向长安进发,来伐石生,以梁王石挺为前锋大都督。
  石生闻石虎亲率兵至,派将军郭权率鲜卑涉部二万人为前锋拒敌,自统大军随后出发,屯于蒲阪。郭权领兵东进,至于潼关,正和石挺遇着。
  于是两军接战,郭权大败来犯之敌,阵斩石挺,后赵军丞相左长史刘隗亦皆阵亡。遂率军出关追击,并遣人报于河东王石生。
  石生闻报前锋大胜,遂率主力大军随后而至,趁机掩杀。
  石虎正引大军向西而来,被自家败兵冲突,约束不住,只得回军逃往渑池,全军大溃,尸体枕藉达三百余里。石虎从未经历如此大败,不由大为惊惧。
  因石生军中鲜卑骑兵厉害,石虎忽思一计,遂具金银珠宝无数,宝刀五百口,使人私至长安,重贿鲜卑部将大人,使其反戈攻击石生,许其事成之后封以河西之地。
  鲜卑诸部大人贪其重贿,即令各营军士哗变,欲擒石生以献石虎。
  石生闻变,当时不知石虎前锋大将石挺已死,心中畏惧,遂弃大军,单骑逃奔长安。
  石虎听闻石生已走,中军无主,于是聚集全军出于渑池,急攻郭权。郭权孤军奋战,失却后援,于是大败,只得收聚剩余士众,退屯于渭水之湾,遣使回长安探听主将消息。
  石生虽回归长安,但不知究有多少部将叛变,于是不敢久居长安,又引亲兵离城远遁,藏匿于鸡头山中。
  长安城中只剩石生部将蒋英,据城抵抗不果,终被石虎攻破城池,蒋英被杀。
  石生部下闻说长安失守,因见大事已去,于是杀死石生,持其首级往石虎军中投降,关中就此尽归石虎。
  信使打听的实,急兼程回报郭权,诉说长安陷落,河东王已死。
  郭权见自己已陷入赵军重围,无奈只得引兵绕过长安,从间道西行,逃奔陇右去了。
  石虎既得长安,继续引兵西进,分别命令众将屯军于天水、陇上诸地,派将军麻秋为前锋大都督,率三万军来攻略阳。
  略阳公蒲洪料非敌手,于是暂且按捺,遣人往麻秋营中,表示愿率本部二万户投降。
  石虎此时亦军力大损,不能再战,闻报大喜,遂准其降,并拜授蒲洪为光烈将军、护氐校尉,遣使往略阳城中赐以玺授。
  蒲洪于是到长安拜见石虎,建言道:殿下莫若迁徙关中豪强和氐、羌等部,以充实东方。众氐族部落皆是我家部曲,臣若归顺,谁敢违抗?
  石虎听从其议,遂徙秦、雍二州士民,及氐羌族十余万户到关东。命蒲洪为龙骧将军、流民都督,令其居住枋头;又命羌族首领姚弋仲为奋武将军、西羌大都督,率部众数万人迁居清河滠头。并准郭权投降,命为镇西将军、秦州刺史,于是陇西及关中皆平。
  镜头转换,赵国新都邺城。
  石虎得胜还邺,自觉功高盖世,于是兴建魏台,一如魏武帝曹操铜雀台故事。
  大将石聪和谯郡太守彭彪不满石虎跋扈,兼其诛弑太后及大杀宗室,于是起兵反赵,并遣使者至晋请降。
  晋室闻报不知虚实,先使人过江探听明白,再派遣督护乔球带兵救援。未料乔球救兵尚未渡淮,探马报来,说石聪等人已被石虎诛灭,其事已迟,于是只得回军。
  咸和九年三月。秦州刺史郭权闻说赵国内部变乱纷起,于是占据上邽复反,自称大将军,都督秦、凉、雍三州诸军事,奉凉王张骏封号,举兵讨伐赵国,为故主石生报仇。
  闻说郭权据城拥兵复起,旬月之间,京兆、新平、扶风、冯翊、北地诸郡皆应。
  赵帝石弘闻报大怒,遂遣镇西将军石广西出长安,引兵来与郭权交战。
  郭权闻赵兵来伐,以逸待劳,先伏奇兵于赵兵来路两翼,让过不战;然后自率精骑正面迎之,三面夹击,大败赵军,石广率残众逃回长安。
  赵丞相石虎于是派步骑四万,使部将郭敖为先锋,章武王石斌为合后,西出长安,前往进攻郭权,屯军华阴。
  夏四月,陇上豪族杀死郭权,持其首级前来后赵大营投降。
  石虎恐氐羌复为后患,遂命将秦州三万余户民众,皆迁徙到青、并二州。
  长安人陈良夫不愿东迁,遂率宗族数千人逃奔黑羌,勾结北羌王薄句大,合兵一处,侵扰北地、冯翊。
  石虎复令章武王石斌、乐安王石韬分兵合击,使郭敖为前锋都督,寻敌歼之。连战十余阵,黑羌军溃败,薄句大率残部逃奔马兰山。
  郭敖乘胜追击,反被陈良夫引羌人伏击战败,部众死亡十之七八。郭敖率残部投石斌、石韬二王,石斌等人遂收兵回到三台城。
  石虎闻报兵败大怒,于是遣使持诏,命郭敖自杀谢罪。
  秦王石宏因有怨言,石虎闻之,又将秦王幽禁。
  后赵皇帝石弘幼有孝行,实乃文武全才,奈何生性懦弱,怯于石虎淫威,不能自安。
  晋咸和九年九月底,石弘亲自携带印玺到于魏宫,请见丞相石虎,求将君位禅让。
  石虎怒而不从,石弘回宫,对程太后说:石虎不肯相容,先帝骨肉果真再无遗存矣!
  太后亦哭,无计可施。次日升朝,复使尚书至魏宫,向魏王石虎奏道:请魏王允准,令陛下依照唐尧、虞舜旧例,禅位让于殿下。
  石虎冷笑道:石弘愚昧昏暗,服丧无礼,理当将其废黜,谈何禅让哉!
  即派丞相郭殷持节进宫,废黜石弘为海阳王。
  石弘迈步登车,神色自若,对群臣说道:孤不能胜任先帝大业,愧对群臣,乃天命已去,尚还有何说!
  百官无不落泪,宫人恸哭。
  石虎令将石弘及程太后、秦王石宏、南阳王石恢囚禁于崇训宫,不久皆暗杀之。可怜!石弘在位两年,死时年仅二十二岁。
  石虎既杀石弘,于是空其帝位不立,自称赵王,代理赵国一切军国大事。
  西羌大都督姚弋仲闻皇帝石弘被废而死,石虎自立为赵王,称病不来朝贺。石虎屡次相召,万般无奈,这才前来邺城,拜见赵王。
  姚弋仲拜罢,便庄颜厉色,对石虎说道:老羌向不读书,但知人臣之礼。某常闻大王乃是闻名于世之英雄,怎可受握臂托孤之重,反篡夺人君之位耶?
  石虎愠怒道:此岂我所愿为哉!不过海阳王年少,恐不能治理家事,某故代劳也矣。
  心中虽怨怒不平,但因见姚弋仲诚恳实在,也惧其能征惯战,膝下诸子个个英雄,帐下诸将人人了得,故此不敢轻易加罪。
  镜头闪回,补叙姚弋仲来历。
  字幕:姚弋仲,南安赤亭羌人,曹魏镇西将军姚柯回之子。
  姚弋仲明勇英果,雄武刚毅。永嘉之乱后率部东迁,投靠前赵刘曜,授平西将军,封平襄郡公。后又投靠后赵,屡次建言立功,拜冠军大将军,封西平郡公。
  姚弋仲常对人自称先祖乃舜帝之后,因夏禹封舜帝少子于西戎,世代便为羌人首领。
  其始祖姚烧当。起于洮水、罕水之间。姚烧当七世孙姚填虞,在东汉光武帝建武年间,因侵扰关中而受朝廷讨伐,被杨虚侯马武所败,被逼逃亡出塞。
  姚填虞九世孙姚迁那又率众内附东汉,得到朝廷嘉奖,拜冠军将军、西羌校尉、假归顺王,至此居于南安郡赤亭之地。
  姚迁那玄孙姚柯回,曹魏时封镇西将军、绥戎校尉、西羌都督,即是姚弋仲之父。
  姚弋仲年少时不治产业,而以收容救济为务,故受众人敬服。永嘉六年,姚弋仲自称护西羌校尉、雍州刺史、扶风公,举其族众东迁榆眉,胡汉之民扶老携幼跟随。
  太宁元年七月,前赵皇帝刘曜消灭陇西陈安,关陇氐羌各族部落皆送人质请降前赵,刘曜任命姚弋仲为平西将军,封平襄公,居住陇上。
  咸和三年,刘曜被石勒打败,太子刘熙出奔上邽,关中大乱,后赵乘时进取关中。
  不久石虎领兵攻下上邽,姚弋仲复降后赵,石虎荐为行安西将军、六夷左都督。次年东晋豫州刺史祖约北逃投奔石勒,姚弋仲上疏请杀祖约,石勒从而杀之。
  此番石虎因姚弋仲之言,迁关中豪族及氐、羌共十万户到关东地区。姚弋仲便率数万部众迁至清河滠头,拜为奋武将军、西羌大都督,封襄平公。
  闪回结束,书归正本。
  石虎故忌惮姚弋仲武勇,因此虽被当面质问,亦不见罪,反而加封其职,迁为持节、十郡六夷大都督、冠军大将军,以示拉拢。
  其后石虎大封功臣,任夔安为侍中、太尉、尚书令,郭殷为司空,文武封爵有差。
  石虎出行到信都,返回襄国后即命改元延熙,时为东晋咸和九年。
  是年鲜卑辽东公慕容廆病故,三子慕容皝嗣位。
  字幕:慕容皝,字元真。龙颜版齿,雄毅多权略,尚经学,善天文。
  慕容皝初登大位,用法严峻,致使国人不安。庶兄慕容翰任建威将军,为人骁勇,有雄武之才,一直受到慕容皝嫉恨;同母弟征虏将军慕容仁亦有勇略,且屡立战功,颇得部众将士之心,曾与广武将军慕容昭皆受慕容廆宠爱,慕容皝心中也愤愤不平,遂有相图之意。
  慕容翰得知其意,恐遭图害,乃与其子引本部兵离了辽东,前往投奔辽西段氏。
  辽西段氏鲜卑酋长名谓段辽,素闻慕容翰大才,见其来投甚相爱重,待之极厚。
  慕容仁见走了兄长慕容翰,于是劝慕容昭起兵,废黜慕容皝。
  慕容皝得知,于是先杀慕容昭,并派使者探查慕容仁虚实,在险渎与慕容仁遭遇。慕容仁知道事已败露,遂杀慕容皝使者,引本部军向东迁徙,回到平郭旧地。
  慕容皝闻报大怒,遂遣其弟建武将军慕容幼、大将司马佟寿等人率军讨伐。
  慕容仁带领本部人马抵抗,大败慕容幼,尽降其部众。
  襄平令王冰、将军孙机闻此,亦携辽东部众反叛慕容皝,攻城夺寨。东夷校尉封抽、护军乙逸、辽东相韩矫、玄菟太守高诩等人不敌叛军,弃城逃回。
  慕容仁于是占有辽东全部,自称车骑将军、平州刺史、辽东公。宇文逸豆归、段辽及鲜卑诸部皆叛慕容皝,以为慕容仁后援。
  慕容皝至此后悔无及,遂擢诤臣皇甫真为平州别驾,凡事与其相商。
  咸和九年,慕容皝遣司马封弈攻鲜卑酋长木堤于白狼,扬威将军淑虞攻乌丸悉罗侯于平冈,皆擒斩之。又命材官刘佩攻打乙连,但却未能获胜。
  段辽劫掠徒河,慕容皝遣部将张萌迎战,又获大胜,斩获无算。段辽不肯干休,另遣弟段兰劫掠柳城,又被慕容皝都尉石琮击败。
  便在段辽屡败之际,慕容翰率部来投,倾心吐胆,将辽东慕容部虚实尽情以告。段辽大喜,遂派弟段兰与慕容翰出兵辽东,同伐慕容皝。
  二人领命,合兵二万,共攻辽东柳城。大将石琮死守柳城,一面急遣使回棘城报急。
  慕容皝闻报,遂遣慕容汗为主将,封弈为副,点军一万来救。
  临出兵之时,慕容皝告诫慕容汗与封弈:贼兵人多气盛,其锋正锐,非一战而能胜者。卿宜考虑大局,切勿轻举妄动,须集兵力而严阵容,然后击之可也。
  二人领命,率军急驰柳城,来救石琮。
  不则一日,慕容汗率军兼程而至,与段兰、慕容翰两军遇于柳城之西。
  慕容汗禀性勇锐,立营未稳,便派千余骑兵作为前锋,向敌阵展开进攻。封弈急以东辽公临别之言制止,慕容汗不听,坚执出击。
  一战下来,被段兰以逸待劳,将慕容汗先锋打败,士兵死亡大半。
  慕容汗大怒,亲自率兵出击,又不敌段兰和慕容翰联手攻击,大败而逃。
  段兰率得胜之兵进攻柳城,造飞梯、挖地道,围困二十余日。
  石琮见援兵不至,于是杀牛搬酒,激励将士,亲率城中军士出击,趁段兰懈怠之机一举得胜,斩首一千五百余级。
  段兰引残部逃回,多亏慕容翰突出接应,大杀一阵,击退石琮,兵退三十里扎营。段兰不忿,遣使回至辽西,请发援兵。
  段辽闻报,即遣重兵来助,段兰与慕容翰于是驱军复还,日夜攻击。
  柳城终至陷落,石琮只得弃城而走。段兰兵进柳城,欲乘胜追击。
  慕容翰恐灭慕容皝之国,劝止道:某因受慕容皝所逼而降,只求此捷可矣。
  段兰不悦:我此次出兵,损兵折将在先,今终得柳城,焉能就此回军?
  慕容翰道:若贪功取败,将前功尽弃,颜面尽失也。不若就此罢休,回兵还国。
  段兰答道:趁此大胜,急追而进,则慕容汗必然成擒。将军此时阻兵前进,无乃虑及慕容氏就此灭国耶?
  慕容翰见其起疑,急忙解释:某因慕容氏相忌,故投身相依段氏,无复还国之理。慕容国之存亡,于我何有?只恐深入其地,反为不美。但为国之大计,实非出自私心!
  言罢,便乃召集部将,欲独自还军。
  段兰见其执拗如此,不得已从之,于是一同退兵,回归本国。
  段辽即闻大败辽东之军,不由大喜,重赏段兰与慕容翰,并大设筵宴,为二将庆功。
  再说慕容仁尽占辽东之地,便自称平州刺史、辽东公,宣布独立割据。
  八月,晋廷派徐孟为使,策拜慕容皝为镇军大将军、平州刺史、大单于、辽东公,一如慕容廆故事。但徐孟船至马石津时,却为慕容仁所扣,不使南返。
  十一月,慕容仁派兵进攻辽东,夺取襄平。采纳高翊之议,分徙辽东大姓于棘城,任命杜群为辽东相,安抚民众。
  同年底,慕容仁又袭击新昌,却为王寓所败,王寓将新昌百姓徙入襄平。
  次年十月,慕容仁放归慕容皝使节王济,东晋特使徐孟。徐孟携东晋策命终至棘城,慕容皝始受晋命,愿奉东晋正朔。
  乙未,东晋咸和十年,晋成帝十五岁,行加元服之礼,开始亲政,并于正月改元咸康。咸康二年九月,徐孟等终得归还建康,辗转北国将近两年。
  镜头转换,按下辽东,复说河北。
  当初石勒以天竺僧人佛图澄能豫言成败,甚相推崇。石虎夺权之后,不信汉家文化,惟知迷信神鬼,供奉佛图澄尤谨,衣食供给,比石勒在时更为优礼数倍。
  每至大臣期会之日,必使太子及诸王公于两侧扶翼佛图澄上殿,使司礼仪者高唱“大和尚升座”,众人起立敬拜,然后再拜皇帝。
  又令司空李农早晚问候佛图澄日常起居,太子、诸王公五日一朝。
  赵人争造寺庙,削发出家者甚众,其中或为奸宄小人,逃避赋役,亦入于空门。
  后赵建武元年九月,著作郎王度等上书,要求严煞此风,凡入为沙门者皆令返俗。石虎不予采纳,许夷、赵百姓皆从本俗而自便,于是后赵国内佞佛之风愈甚,不能遏止。
  镜头转换,按下河北,复说西川。
  成汉天子李雄在位三十一年,国内无事,四境晏然,民乐太平。
  这一日忽然头部生疡,就此卧病不起。又兼早年戎马征战,身上素多金创,及得病卧床之时,旧疮并时举发,皆生脓溃,恶气满室,诸子皆恶而远之,不肯入室定省。
  惟太子李班昼夜侍于榻侧,衣带不解,亲为父亲吮其浓疮,以解父病痛。
  李雄自料不起,遂召建宁王李寿入内,接受遗诏辅政,亲口嘱道:卿乃朕之至亲,国之元忠,今我将归,故托卿以后事。某闻传国以嗣,嗣不肖以德。今我观诸子皆非鼎器,故皆不立,而独立李班。李班有仁孝之心,可以为君,卿宜善加辅之,勿负朕言。
  李寿再拜,唯唯受命而退。
  李雄又唤李班至于榻前,嘱道:建宁王忠智有余,卿可举国委之,休负朕意。
  言毕而卒,终年六十一岁。
  当初李雄母亲罗氏,曾梦见两道彩虹从家门升向天空,其中一虹中断,而后生下李荡。后去井台打水,忽如睡着,又梦大蛇绕身,于是有孕,十四个月后方生李雄。
  罗氏于是常说:我两子如有先死者,其得活者必定大贵。
  最终李荡死于李雄之前,而李雄终得称帝。
  李雄性情宽厚,简省刑律法纪,极有声望。氐人苻成、隗文降而复叛,再又归降,李雄皆恕其罪,优待接纳,由此夷夏各族安定。
  当时海内大乱,而蜀地独安,归附者络驿不绝。
  李雄兴办学校,设置史官,听政处事之余手不释卷。公事少而劳役不常,百姓富庶殷实,闾门不关,劫盗不兴。有将领进献金宝得官,丞相杨褒谏阻,李雄逊谢。李雄曾因醉酒而推搡中书,杖打太官,杨褒复进言,李雄则戒酒。
  画外音:李雄作为一国之主,纳谏如流,在当时诸国之中实为罕见。但其治国少仪,官禄无差,排位无别,官民服饰皆一;行军无主,战不成列,胜不谦让,败不互援,攻城掠地常以掳获为先。此其失误之处,虽然皆系小过,但较武侯孔明治蜀之时,则差之远矣。
  李雄既死,群臣便依遗命拥扶李班即位,为其父举哀治丧。
  此后朝中政事,尽委于李寿、司徒何点及尚书令王瑰三人。
  李雄庶子李越当时出屯江阳,闻父亲已死,乃至成都奔丧,欲与其弟李期阴谋作乱。
  字幕:李期,字世运,成汉武帝李雄第四子。
  李期自幼聪慧好学,二十岁时既能作文,轻财好施,虚心纳才。初任建威将军,父李雄令诸子和宗室子弟各凭恩义聚众,诸子招士至多者不过数百,惟李期招至上千人。
  其所推荐人才,李雄亦多半任用,故此朝中长史、列署等官,有不少出自李期门下。
  李班之弟李玝暗中闻知李越回朝,勾结李期之事,急入宫密告其兄。
  李班:父亲过世,我兄回来奔丧,偶与其弟沟通,似无不可。
  李玝:帝王之家,不许私情。依弟之意,陛下可急遣李越返回阳江,休使其在成都久留;且宜封李期为梁州刺史,使其离京往镇,则庶无内变发生。
  李班听了,以父亲丧期未完,不忍心如此对待兄弟,于是说道:既是二人合谋,贤弟可代我引兵五万出屯涪城,则彼二人必不敢为变于都城。
  李玝见兄李班不肯采纳己谏,于是无奈,只得引五万兵出屯涪城而去。
  李越不乐大位落于李班之手,于是密入李期府宅,日夜谋划政变之事。
  李期犹然服念兄弟之情,不忍为乱。
  李越说道:川蜀之地本乃我家之天下,父王反嗣位于伯父之子李班,实不甘心。今我兄弟同心,何不合力除之以代?我虽为兄,但事成后愿推弟为主,弟以为如何?
  李期于是意决,说道:如此某有计矣。今先父丧期未完,待明日李班来殡宫哭灵,我兄弟二人可各领心腹二十人,身藏利刃,伏而杀之,而后取其大位,兄谓如何?
  李越沉吟道:此计虽善,只恐百官不服。
  李期笑道:此事易耳。只需使人诬告李班谋弑君父,自夺大位,我二人奉太后之诏杀之伐罪,其百官谁敢忤逆于我?
  李越抚掌称善,于是二人商议已定。
  次日平旦,李越、李期各领心腹家将二十余人,身藏利刃入于殡宫埋伏。
  不一时李班果至,将随从止于宫外,自行入内,望李雄灵柩拜哭于地。李越从帏后纵出,只一刀将李班砍翻在地,复一刀砍下头来。
  李班部从大惊,欲持刃入殿,被李期引部将阻住,大喝道:尔等不得无礼!李班谋弑我父,逆夺大位。我与兄李越奉太后密诏杀之,其余人等皆不知情,降则免罪。
  李班随从闻此,又见主公已死,再斗无益,于是各弃其兵,俱随宫人各散。
  李越即出前殿,召集文武百官道:李班欲速得大位,谋杀我父,我故杀之。我弟李期素有仁德于众,可登大位。诸公宜奉我弟为成都之主。有不愿从者,以李班为例!
  众官大惊,相对无言。
  李越既命家将,扶持李期登上帝座。
  李期让之再三,方上龙位坐定。李越率领群臣罗拜,山呼万岁。
  李期即位,乃改年号为玉恒元年,以兄李越为相国,加大将军;以叔祖李骧之子汉王李寿为大都督,皆录尚书事。
  朝中文武大臣见李期弑杀李班自立,皆都不服。
  李班舅父罗演与汉王李寿之相上官澹密谋,欲联合谋杀李期,复立李班之子。不料谋事不密因而败露,李期反杀罗演、上官澹,以及李班之母罗氏,并诛杀李班弟李都。
  李期又派从叔李寿引军至涪城,讨伐李都之弟李玝。
  李玝自知不敌,弃城东逃,引家眷部曲自巴郡下船,自长江顺流而下,至建康投降东晋。
  李期尽除李班一党,遂大封宗室,重设百官。立妻子阎氏为皇后,封李寿为汉王,任为梁州刺史、东羌校尉、中护军、录尚书事;封兄长李越为建宁王,命为相国、大将军、录尚书事。任命卫将军尹奉为右丞相、骠骑将军、尚书令,王瑰为司徒。
  李班一党既除,李期此时不复重视先父李雄各位旧臣,只宠任亲信尚书令景骞、尚书姚华、田褒数人。宫掖之内,则相信宦官许涪,国家刑狱政事,皆出于数名亲信之手。
  于是国家法纪紊乱,李雄所创大业开始衰落。
  景骞等人为排除异己,竟诬陷尚书仆射、武陵公李载谋反,致使李载被下狱而死。
  李期好大喜功,又派李寿攻陷汉中,驱逐东晋建威将军司马勋,设置守官,设防南郑。
  成汉兴兵犯边,攻陷汉中之事瞬时传至建康,达于东晋朝廷。
  此时乃东晋成康元年,成帝已行加冠之礼,总理朝政。当时闻说汉中失守,司马勋败回,于是聚会一众文武,商议对策。
  只因司徒王导病重,不堪朝会,成帝乃与群臣亲至司徒府,问政于王导。
  王导令排宴于内室,款待成帝及文武群臣。成帝登堂,以帝师之礼参拜王导及妻曹氏,王导夫妻坦然受礼。
  侍中孔坦见状不悦,私奏成帝:陛下初加元服,宜顾帝尊。今陛下春秋已长,圣敬日跻,宜博纳朝臣,咨询善道。王导虽为帝师,三朝元老,但自古以来,未闻有臣受君礼者也。
  成帝闻奏,暗暗点头,默然不语。
  此事却被王导得知,心甚厌恶,即于席前奏迁孔坦为廷尉。孔坦明知其意,即托疾辞职,还归府第,闭门不出。成帝亦无心问政,遂引百官还宫。
  太史令上奏:荧惑星守南斗经旬,恐不利于社稷之臣。
  王导谓将军陶回道:荧惑久犯南斗,乃是扬州分野。我当逊位,以厌天遣。
  陶回因王导亲爱谄臣桓景,于是趁机讽谏道:公今以明德作辅,与桓景如胶膝之固,虽使荧惑来犯,亦无所间焉。
  王导闻言深为羞愧,方知朝中众臣早对自己不满,已生群议讥嘲。于是只得稍稍疏远桓景,并使人访贤于野,辟太原王蒙为掾吏,玉述为中兵属。
  朝臣闻说征辟王述,不由惊骇,皆谓王导昏愦不明。
  字幕:王述,字怀祖,东海太守王承之子。
  王述年少丧父,承袭父爵蓝田侯,以孝奉母,安贫守约,不求闻名显达,故三十岁仍未知名,更有人说其痴愚。
  王导只以门弟高下之故,因而辟为中兵属。
  及与王述相见,王导别无所问,惟问:江东米价如何?
  王述张目结舌,不能作答。
  王导笑谓左右:我观王中兵不痴,人何言痴耶!
  后至聚会众僚,王导每至发言,满坐赞美,独王述正色道:人非尧舜,安能每事尽善?
  王导闻其此言,则改容谢道:王怀祖清高尊贵,简朴刚正,不弱父祖。
  字幕:王蒙,字仲祖。
  王蒙善隶书,美姿容,尝揽镜自照,称其父名道:王文开何能,竟生如此佳儿耶!
  因家中贫寒,冠帽破败,于是自入市场估售。帽店主人老妪爱其貌美,赠以新帽,不取其价,时人皆谓老妪通达识人。
  王导因闻王述及王蒙二子之名,故使人征辟为属。
  是年四月,赵王石虎亲领六军及百官南游以示兵威,临江而还。有十数游骑至于历阳,巡哨报知太守,说有胡骑自北而来。
  历阳太守袁耽大惊,以为石虎必来寇犯,于是遣使至建康上表:今有石虎军至于江北,不论其兵力多少,宜速发兵来救。
  此表一上,举朝震惧。成帝即加封司徒王导为大司马,都督征讨诸军事,令其征调全国兵马,备拒赵军来袭。来日,成帝亲自观兵于广莫门。
  王导奉旨,分派诸将去救历阳,又分兵前去驻守慈湖、牛渚等各处要津。郗鉴闻知,亦使广陵相陈光引兵五千,前来入卫朝廷。
  后闻赵骑极少,且已去了,成帝方大松一口长气,解除戒严,王导亦解大司马之职。
  朝中百官愤怒,奏请诏责历阳太守袁耽妄奏军情之罪,将其免官,罢为庶民。
  石虎南游北归,遂于当年九月迁都于邺城。
  同年,代王拓跋纥那逃入宇文部,招集流散部众五万人,归国争位。拓跋翳槐闻之,不敢当其锋锐,乃引部众奔至赵国,来投石虎。(本集完)
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! 华夏真相集最新章节 http://www.qiuxs.org/read/211333.html ,欢迎收藏!求小说网,有求必应!